曾经,这是一个因生猪养殖业而富足的小镇,但经过长时间的粗放发展,当地生态环境恶化,黑水横流、臭气熏天。现如今,在武平县政府大力推进“百日会战——象洞溪专项整治行动”之后,象洞镇一改往日肮脏污秽的模样,以一幅清新可人的样子展现在世人面前。近日,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武平象洞溪“河小禹”生态环境治理调研队前往象洞镇洋贝村,探寻武平县象洞镇的转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路。
7月13日上午,实践队队员们随车沿着曲折的山路缓缓前行,前往象洞镇洋贝村。刚到达洋贝村,队员们便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,在这偏僻的山中,有如此一番世外桃源:几百亩鳞次栉比、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静静地躺在盛夏绿意正浓的山脚下,等待着我们去检阅。正当队员们感叹之际,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,经介绍,该工作人员是武平县顺丰蔬菜合作社负责人练金堂。
转变经济发展之路
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员们走进了蔬菜包装间,只见包装间内多名工人正忙着将刚刚成熟的辣椒等农作物进行包装。当被问及在转产转业之后的农业生产、收入情况,只见负责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并说,我们现在种植的大棚蔬菜,有反季节的优势,进行集约化绿色生产,我们还通过线下营销和淘宝等网络方式开拓国内市场,所以我们的产品不愁没销路。我们还通过合作社的形式,村民们一起集资入股,提高合作社的竞争能力,可以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。我们村民的收入跟之前搞生猪养殖相比较,并没有下降反而有一定的增加。此外,实践队队员还了解到,在象洞,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很多。在听完这番介绍后,实践队员们的疑问也随之解开。在“百日会战”之前,生猪养殖业是象洞镇的支柱产业,也是该镇居民的赖以为生的产业,在“百日会战”之后,数量众多的猪舍被拆除,难道村民们的生计不会受到影响吗?顺风合作社便是一个很好的答案,武平县政府多措并举,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、加工业等,助力转产转业后的民生生计的稳定。通过发展这些绿色可循环产业,象洞镇实现了从往日粗放式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的发展路线的转变,民众不用再抱着“金盆子”住在“臭洞”边了,行走在洋贝村的村路上,实践队员们可以从村民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他们的满足和快乐。
群众干部舍小为大,远山旧貌换新颜
在参观完包装间后,负责人带着实践队队员们走上了一片高坡,凝望着四周高低错落的大山,负责人感慨地说,在“百日会战”之前,这一片总共五百多亩的土地,全部都是猪舍,河沟里流的水是黑色的,早晨起来,也是臭气熏天的,环境这么差,我们象洞的小孩子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很大影响。看啊,现在多好,青山绿水的。此时,在一旁的环保局领导也说到,想想当初我们连续攻坚作战一百天,没能跟家人好好相聚,现在回想起来,为了整个镇的经济社会、生态环境还有民生生计的可持续发展,也是值得的,正所谓“舍小家,为大家”嘛。在此次调研之前,实践队员们深深地为福建的环境而自豪,但青山绿水之下也有污点,现如今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任务,我们需要更多的“象洞镇”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“象洞式”干部。
“我们象洞不能再走老路了!”负责人在实践队队员们临走之际如是说。是的,既要金山银山,也要绿水青山。武平县洋贝村的成功案例表明良好的环境、可持续发展与较好的经济、收入的增长是兼容并包的。在建设“美丽中国”的大背景下,我们需要转变发展方式,提倡集约化、绿色化生产,为中国社会经济社会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助力。
中国网:feiyi.china.com.cn/e/wap/show.php